close



一開始會接觸到這本書,終究還是因為謀殺專門店的緣故。當初還是會員的時候,在某個早已遺忘的情形下,詹宏志寫了篇文章,大力推薦這本書。當時其實也沒有想太多,只覺得既然有人推薦,剛好又莫名其妙挖到英文版(傳說中這本書曾經改編成電影,但國外評價普遍不高,當初看的便是為了因應電影重新發行的版本),便也就耐著性子把它好好看完。想不到,這本小說也成為我英文犯罪小說閱讀的開端,而小說本身也成為在閱讀的記憶裡,無法抹滅的回憶之一。



守護者注視下的故事架構很簡單:主角The Eye(中文翻譯為守護者,但我實在很討厭這個名字)是個失敗的偵探社雇員,女兒在兩歲時便被太太帶走消失在世界上,只留下一張15個小朋友的合照,以及The Eye認不出照片中那個才是他女兒而產生的無盡痛苦。在一次因緣際會下,The Eye遇上了某個假結婚真謀財害命的年輕女子,卻意外在女子身上找到那份不想再失去生命裡重視的人的決心,他跟著這個女子,默默的-一如他夢想中對待他失散的女兒-守護著她,陪她走遍天涯海角,並在途中阻止任何想要把這個女子從他生命中奪走的人,警察也罷,FBI也罷,其他惡棍也罷,女子是他的救贖,他就要這樣看著她,就如同上帝在天堂垂憐他的兒女。



很浪漫,不是嗎?



守護者注視下最吸引人的地方,莫過於The Eye與女子間那份很難用言語形容-迷惘或許能勉強過關-的關係。在他身上,他找到了失散女兒的影子,失去父親的她或許不是她的女兒,但,又如何?那份有如溺水者在汪洋中抓緊情感浮木,漂流在行屍走肉大海裡的依賴。女子感覺的到The Eye的存在(有幾次在書中兩人甚至有直接的接觸),但也把他當作自己在飄渺中的守護者,一個不存在於世上的父親,或許?兩個人就這樣靠著對方活下去,不管是生活或是心理。而故事也就在這段悲哀但優美的故事中,細細走下去。



另外一個有趣的部分,則是作者Marc Behm對女子心理狀態的側寫。相較於The Eye的執著與癡情,女子從尋找救贖到自我毀滅、從幸福淪落地獄的過程,也是Behm成功的地方之一。從小說一開始,Behm開始緩慢為這個謎樣女子添加骨肉,不僅是她的過去,更包括她的心思意念、她的沈淪、她過去的無奈,一切慢慢從輕煙中浮現,讀者也可以慢慢從一開始的疑惑,進而對女子產生情感上的共鳴,最後就如同The Eye一樣陷在其中不可自拔。



說實在的,守護者注視下歸類為推理小說實在有些牽強。他除了一個偵探外,推理上可以說是一無所有,而許多情節更是遠遠超出現實的範圍。為了女子,它可以算是驚悚小說,細膩捕捉毀滅裡的孤單無奈;為了The Eye,它可以算是愛情小說,精工刻畫一個為了找回生命意義不惜一切,最後徹底陷溺的天涯淪落人;它可以是一首詩,取自但丁的神曲:煉獄篇,而煉獄是如此美麗。



遺憾的是,就這個系列的水準來說,守護者注視下的中文化可以說相當失敗。劇情還在,但整個文字的感覺卻粗糙走味。或許這是因為原文犯罪小說(特別是這種"街頭"味比較濃的)要捕捉文字的質感接近不可能,也或許是因為翻慣了中規中矩的一般文學,結構跟用字都屬特別的書寫方式很難盡善盡美。但無論如何,守護者注視下的美仍然可以從紙上浮現,用那份深情卻扭曲的感動震撼人心。這是本不得不看的小說,但如果有能力看原文,那那份感動可以更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kdresden 的頭像
    skdresden

    The Lotus Eaters

    skdresd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