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朋友在看了達文西密碼的影評過後問到:"我怎麼都不知道你那麼喜歡時間的女兒?"我的回答是:"我不會特別喜歡時間的女兒,我只是單純覺得它寫的比達文西密碼要好上很多。如果要說喜歡,我特別喜歡的還是The Historian。"The Historian與達文西密碼相同,都從一個很古老的秘密出發,也具有相當吸引人的架構。但不同的是,達文西密碼沈醉在自己的題材裡,The Historian則把它的素材與故事作了相當完美的結合。
這本書的書名其實已經暗示了它的內容:歷史學家筆下的神話。The Historian是敘述一個從小與父親相依為命的小女孩,一天在父親書房裡發現了一批給"My dear and unfortunate successor(我親愛的不幸傳人)"的信件,好奇之下,她去詢問父親這些信件的內容。從這裡開始,小女孩踏上一場探索過往歷史的旅程。她發現,吸血鬼Vlad The Impaler(現在吸血鬼傳說Dracula的起源)或許仍然活在這個世界上,而在她探究吸血鬼傳說的同時,她也在尋找她父親的過去,並且找出所有事件的起源:吸血鬼現今的居所。
The Historian最迷人的地方,就在於即使它的題材相較於達文西密碼更異想天開,Kostova卻用相當考究的筆法去描繪這個探索的過程。從文獻的抽絲剝繭、許多事件關係人的口述回憶、主角父親與他老師的信件往來,從這些傳說中,我們慢慢去瞭解並且挖掘吸血鬼傳說的真相,也同時參與一場跨越歐陸、美洲、英國、亞洲的冒險。而除了探索的方法相當具有真實性外,作者也賦予了吸血鬼一個人格。在這裡,吸血鬼不僅僅是晝伏夜出的傳奇Dracula,他也是上古時代的知名暴君Vlad The Impaler,他的過往記載的地方並不是小說神話,而是古城裡的圖書館,修道院的紀錄,稅收與信件往來。Kpstova把傳奇與歷史結合,透過各種文獻資料來強化她小說的根基,這些東西讓一個神話有了根據,也因此當神話出現時,讀者可以感覺更加駭人。
除此之外,這本小說另一個特色,在於作者的寫作技巧。Kostova為這段旅程加進了許多特色,從頹敗而神秘的伊斯坦堡、陽光普照卻又充滿詭譎的牛津學院、冷戰時期鐵幕背後的捷克、充滿鄉村純樸卻又被黑暗籠罩的村落,不管主角群到哪裡,Kostova總是能刻畫出當地獨特的色彩,在獵捕吸血鬼的過程中,讀者也在獵捕各個地方的神韻與景色。此外,除了主角(嚴格來說她父親才是主角,只是小說以她做出發)外,每個角色也都具有一定的特色與個性,這讓讀者可以與角色共鳴,強化了故事本身的情感。而Kostova更用她自己的方式,在小說中向Stoker的Dracula致上最高的敬意。
可惜的是,相較於前半段絕佳的鋪陳,感覺Kostova到最後已無法承受這麼龐大的架構與故事,也因此到最後,結局雖然仍然具有相當高可看性,卻沒有前半段的設計與精密。除此之外,這本小說份量與資訊都遠較同類型小說要重上太多(達文西密碼一個晚上或許可以拼完,這本就算翻成中文版應該也要兩三天),600多頁的篇幅造成在某些環節步調顯得比較鬆散,如果稍微刪節,這本書一定會更好。
但頂上這些其實都是比較雞蛋裡挑骨頭式的抱怨,做為一個作家的處女作(沒錯,這是Kostova第一次寫小說),The Historian已經是不可多得的成就,也是許多同類型作家一生中夢想達到的里程碑。或許它沒有其他小說來得賣座,但品質上它絕對比許多類型小說要高上許多。就像它封面所說的,The Historian是一本小說,但它同時也是一段歷史,一段亦虛亦實的傳奇故事。
- Jul 19 Wed 2006 16:00
[書評] The Historian-Elizabeth Kostova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