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編已存在的材料到大銀幕實在是件麻煩事,因為永遠都會有原材料的粉絲抱怨改編作品沒有忠於原著。當一個導演願意冒險時,成果可以像是發條橘子這種不朽經典,也可以像是天降奇兵這種對巨型廢棄物 ;而當導演一個勁的貼在原著上時,出現的則大多是像哈利波特系列這種,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片子。萬惡城市呢?好消息是,就如同許多人所說,它應該是有史以來最忠於原著的改編電影。壞消息是,至少在我眼裡,它不能被稱作一部電影。



個人立場:基本上三部原著漫畫我都看過。我愛The Hard Goodbye,可接受That Yellow Bastard,厭惡The Big Fat Kill。三部漫畫的美術都很有特色,三部漫畫的劇情也都一樣糟。不同的是,The Hard Goodbye雖然故事爛,但至少它有著那麼一份情感,一種....很悲哀但又很單純的美。That Yellow Bastard感覺草草收尾,還沒真正開始就結束,枉費我當初最期待這部分。The Big Fat Kill呢?個人感覺是完全淪為嗜血讀者的娛樂,沒有任何故事可言。改編成電影後,感謝導演的"忠於原著",所有的缺點原封不動搬到大銀幕上。但在小說裡的文字敘述,卻變成惱人的旁白。而許多故事裡的張力,也因此也消失掉(Marv的部分感覺受害最嚴重)。



選角部分,只能用完美形容。所有的角色幾乎都跟漫畫裡一模一樣,保存了原來角色的神韻跟特色。Mickey Rourke的Marv雖然被愚蠢的台灣宣傳徹底忽略,但是他應該算是整部電影裡真正有深度的角色。他所演出的Marv保存了原著中那種執著與狠勁,卻也多了一份漫畫中較欠缺的幽默感,以及一種淡淡的溫柔。Clive Owen的Dwight基本上跟紙上直接剪下來的差不多,沒有任何深度可言。Bruce Willis的Hartigan不好不壞,不過他跟其他Nancy間完全沒有任何火花可言(或許是因為角色很壓抑吧,不過這樣一來他的演出可以拿奧斯卡了)。其他的角色沒有太多可注意之處,不過大體來說都跟漫畫裡差不多,整體而言算是電影最強的一環。



片子本身基本上就是原著漫畫直接一格一格放到畫面上播放。當初我以為這會是件好事,但看了電影才發現,我想看的是電影,不是真人演出的漫畫。製作上跟原著的貼近、刻意運用特定畫面、背景的塑造、這一切都只是給我一種距離感(有幾幕倒是不錯,如Hardigan走出門那段),似乎電影只是為了討好Frank Miller而拍,完全沒有任何自己的意見。但如果單純是這樣,而漫畫又已經把電影的內容都放完,甚至敘事手法還優於電影,那我到底為啥要花200多塊把隨時想看都可以的東西重看一遍?



漫畫改編電影不是用電影畫漫畫,而是試圖1.用視覺塑造漫畫裡那分只可用想像來實現的世界 2.把自己對漫畫的態度跟故事想法透過另一種媒介說出來。萬惡城市有絕對忠於原著的精神,對現在隨意蹂躪原著的好萊塢來說固然直得效法,但削足適履並不代表好的電影拍攝,頂上這兩者,萬惡城市很遺憾表現是不及格的。它可以滿足死忠的漫畫愛好者,但就像之前的歌劇魅影,淪為愛好者本身的自瀆工具,這樣的結果終究讓人遺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kdresd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