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4個搶匪,50個人質,大概200個警察,1個談判專家,1間銀行,1個掮客跟1個懷有秘密的銀行家放在一起,得到的會是什麼?
答案是,什麼都沒有。
好萊塢這幾年似乎開始喜歡玩大風吹。把原先拍藝術片的導演找來,丟給他們再老套也不過的題材,然後讓他們盡情發揮,看看是不是可以出現怎樣寒愴裡的新意。從第一個為錢賣藝的 Wolfgang Peterson(你很難從他這幾年的片單想像他是Das Boot的導演),到綠巨人的李安,真情假愛的柯恩兄弟。不得不承認,這些原本個人風格獨特的導演,的確為許多老掉牙到極點的東西帶來了那麼點新鮮感。而當初臥底尚未上映前,最熱門的話題便為:Spike Lee到底有沒有那份克制去拍一部成功的驚悚片?
而結果呢,是也不是。就一方面來說,臥底的確有他的瑕疵(做為完美犯罪,它仍然需要一定程度的Suspension of Disbelief),但更重要的是,Spike Lee為從熱天午後(電影裡還特別幽了這部一默)起發揚光大的銀行搶劫警匪對峙做了一次近乎完美的分解。為什稱臥底為分解?因為臥底雖然有一開始所提到的那些成分,但卻是一部跟頂上的片型幾乎徹底不同的片子。它預告片看起來像驚悚片,內容看起來像驚悚片,,劇情簡介也看起來像是一部驚悚片,但它卻不是一部驚悚片。如果真的要形容它的片型,我可能還會把它跟前陣子的愛情決勝點放在一起討論。不過呢,這部份我們待會再討論。現在先來看看基本的一些表現。
演員方面,這部電影似乎有蒐集大卡司的情節。三個主角個個是大牌不說,出場時間不到10分鐘的銀行家我們有Christopher Plummer,比最新手機還薄的警察指揮我們有William Dafoe,甚至連啥都不做只負責當跟班的配角中配角都找來了 Chiwetel Ejiofor。而一堆好演員的結果,就是人人有戲份,個個非主角。事實上,這部電影可以明確感覺出,導演與編劇的意志貫徹一切,演員只是線上的木偶,負責帶出下一個轉折或是另一段驚奇。不過,好演員也的確讓本來毫無血肉的角色多了生命。舉凡Clive Owen的聲音,Judie Foster的嘴臉,Christopher Plummer的情緒轉變,發揮空間是不多,但每個演員都盡了最大的努力證明自己的名聲不是浪得虛名。唯一可惜的應該是 Denzel Washington,戲份最重但卻表現相對不是特別突出。攝影部分非常細膩,但是過多旋轉鏡頭坦白說讓人不是很舒適。電影本身景雖然不多,但每部分(特別是銀行)都有特別運用的地方。喔對,特別要提一下 Terence Blanchard,他的配樂雖然略有瑕疵,但絕對是瑕不掩瑜。對電影氣氛的掌握不愧是Spike Lee的最佳搭檔。
但這部電影的重點,是導演與編劇。
我會想把這部電影視作一部改編電影。一部對所有驚悚犯罪電影原本的改編。之前曾經提過,好的改編電影不是比賽:誰可以塞進最多細節,也不是一張又一張的原本畫面拼貼,更不是原封不動的把素料不加咀嚼地塞進別人腦海。好的改編電影應該要在徹底瞭解原先的素材後,在不影響原先精神上,透過素材說出自己心中的話與想法。而這部份,就是臥底接近完美的地方。它透過一樣的原料,卻說出完完全全與一般類型電影不一樣的故事。的確,所有應該有的原件它都有了,但結果卻是完完全全不同的。之所以把它與愛情決勝點相提並論,是因為兩部都讓我感覺,他們瞭解自己要走的方向,他們也瞭解要達成那個方向的工具(電影片型),而用一樣的語言說不一樣的故事,也是兩部最讓人驚豔的地方。
導演則在這裡面加進了自己的色彩。坦白說,我絕對稱不上是個 Spike Lee的粉絲。我喜歡一部份的25小時,看完過一部份的黑潮(原諒我對題材的不感興趣),但除此之外,我只對他對種族問題探討頗負盛名這點略有耳聞。其他的,我可以稱的上是一無所知。但臥底裡, Spike Lee對於動作場景的拍攝,角色間的互動,敘事手法的掌握,以及對原先劇本的瞭解都絕對稱的上是一流。而除了這些基本功之外,電影裡對種族問題的詮釋與刻畫雖然低調,但卻相對的真實很多。特別要提一段在夜晚街上的對話,可以注意一下背景的圖片。非常,非常深刻。
缺點的部分,事實上也是來自於導演與編劇。幾個常聽到關於臥底的抱怨,應該都不外乎劇情的緩慢步調以及劇情本身的一些瑕疵。前者而言,臥底本來就不是一部這種類型電影,我想用這種類型電影的步調去期望它,是不盡公平的。它比較像是老式的驚悚片,靠好導演功力,一個不錯的劇本,穩健的步調掌握,以及紮實的演員去說故事,而至於步調,真的只能說是習慣問題。劇本方面,我想這終究是部帶有說教色彩的娛樂片,咱們就別把它當Austin Freeman的小說看了。個人比較有意見的地方,可能在於過於精心設計的劇本,以及胸懷大志的導演,多少抽離了些觀眾的情緒。以致於我們會期待,會緊張,但不會把自己跟電影很徹底的連在一起,我想這是比較可惜的地方。
如果回頭看,臥底跟去年的雙面翻譯似乎有些異曲同工之妙。兩者都證明了,好電影重點是要會說故事,而不是靠無止盡的特效,快速的剪接,爆破再爆破來吸引觀眾。而把這部電影跟狙擊封鎖線放在同一個週末上映,我想是對後者最大的諷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