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Anvil! The story of Anvil!

 

當日電影:

幸福,十元有找 9.99(19:00,11/20,信義13廳 )

金屬大叔要成名 Anvil! The Story of Anvil! (20:50,11/20,信義13廳)

 

幾年前-應該有3年了,我第一次看金馬,第一部電影是小太陽的願望(票還是買別人轉賣的)。在這之前-必須說影展這玩意跟我的想像不太一樣,不過當時唯一依據也只有我前女友的概念與心路歷程-我只知道這玩意存在,但礙於自己的阮囊羞澀(學生畢竟是學生)以及懶散,從未成為其中一員。那年,記得在看完後,我在新光影城外面像個白癡一樣奔跑著,瘋狂地打電話給每個我的朋友,大肆宣揚這部電影有多值得看、它的故事帶來多少熱情與感動。的確,事後想起,電影本身不是沒有缺點,但它用一種對生命、對理想、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彌補了一切。那是一種可以燒盡一切,對目標的追尋與奉獻。整整3年後,那種感動又在金馬影展重現。

不過在感動之前,似乎總是有個過程得承受。

簡單帶過,幸福,十元有找是部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片子。它的確拋出了許多非常具思考價值的議題,也有不少讓人莫名感動的橋段,但兩個問題嚴重傷害了電影。第一,這部片子對於某些議題似乎下定決心要為怪而怪,不否認一開始的確有其樂趣,但很快便變得讓人有些不適,而這不適實在有些不必要。另一問題,在於這部片子片長實在太短,野心又太大,於是許多故事感覺頗有潛力,到後面卻瞬間變得草率收尾,讓人感覺明顯浪費。

不過也無所謂,因為這晚的主角不是它。

金屬大叔要成名,一如第一段提到的小太陽的願望,是部感動壓過一切的電影。不可否認,以紀錄片來說,它所呈現的是一幅明顯偏袒的角度、有些太長的片段,以及或多或少顯得重複的劇情。但這部片子明顯是來自於真正的愛:對自己、對音樂、對生命的愛(套句未來的未來的台詞:All for Love, L-O-V-E),並因為這份愛讓電影如此特別。導演Sacha Gervasi毫不掩飾他對鐵鉆樂團的愛(片尾都有張導演年輕時跟樂團的合照了),但他就是有本事把這種愛毫無保留的傳染給觀眾,傳染那份,為了音樂-甚至是生命本身-而不計代價,只為了對自己問心無愧,即使生命已過半仍牢記年輕時的理想-多麼困難的成就。身為觀眾,我們跟著鐵鉆樂團、跟著大唇與Robb一起走遍全世界,一起經歷所有的恥笑與失敗,一起品嚐那短暫的15分鐘榮光,然後心滿意足地承受日常生活的無力與無能,只為了那或許不會再實現第二次的夢想。當聽見團員說出那句,不是每個樂團都能有30年歷史而依舊屹立不搖,我自己的眼淚也跟著潰堤。這或許就是做一切自己現在做的蠢事的解答:電影也好,音樂-我自己還是聽古典音樂當水喝的-也好,工作也好,重點是你去追尋你想要的事物,然後,咬牙撐在那屹立不搖。

多麼讓人想鼓掌、想吶喊、想痛哭的情操。

最後,請一起大喊:ROCK!!!!!!!!!!!!!!!!!!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kdresden 的頭像
    skdresden

    The Lotus Eaters

    skdresd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