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lcd 1

It's like a discipline without the discipline of all the discipline.

-Movement, LCD Soundsystem- 

North American Scum,這是我對LCD Soundsystem、對James Murphy的第一印象。

說來慚愧,但我其實是在一切煙消雲散後後,才喜歡上LCD Soundsystem。靠著對Arcade Fire的愛,在網路上聽了告別演唱會的North American Scum,聽了只能說是amazingDance Yourself Clean,聽了All My FriendsDaft Punk is Playing in My HouseI Can Change,然後在一次高鐵車程上一口氣聽了半場演出,然後從此I Can Change成了我的早起鬧鐘,Daft Punk is Playing in My House則變成刺激心神的強心針。我還是喜歡他們現場遠勝過CD(他們的CD總給我過度製作之感),聽來聽去通常也只喜歡那幾首歌,但那不代表我不會在午夜一個人都沒有的喜滿客對著畫面尖叫,也不代表從看完電影到現在不會整天yeah yeah yeah個不停。

但比起LCD Soundsystem,我對James Murphy的愛則源自於他那刻意設計跟計畫後的頹廢、混亂以及做作。忘記在哪讀到,James Murphy上台時從滿臉的鬍渣、倦容到身上西裝的縐折,全都來自對形象的一種塑造:不只要酷要潮要文青,更要酷的同時可產生共鳴(人家也是穿著阿伯白內衣當打歌服-只是可能是YSL出的阿伯白內衣,更別說一直讓人想到國小運動會擴音器的麥克風),潮得(人工)自然,文青得足以成為號稱獨立與小眾裡頭的最大公約數。對他是既迷戀而崇拜,而立之年轉搞音樂還搞得有聲有色的事蹟讓人產生有為者亦若是之感,與客觀認定帥氣有段距離的外表與相對侷限的歌喉更是拉近了彼此距離。他或許是搖滾巨星,但他是可以產生共鳴的搖滾巨星。

LCD 3  

也因為這樣,看閉嘴聽音樂時,總覺得電影多了些影像與音樂以外的趣味。就電影本身的來說,閉嘴聽音樂扣掉有些過長,毫無疑問是好看的:演唱會片段的收音與剪接呈現出LCD Soundsystem最顛峰的演出,Reed Morano的攝影在theplayliston the rise系列中便有特別介紹過,James Murphy平凡人般的一天或許可有可無(雖然有幾個小段落相當動人),但能在電影院幫愛團送上最後一程,這錢也是花得十分值得。

但如果說真正讓人感動的部分,應該還是James Murphy與作家Chuck Klosterman(雖然是半紀錄片,但閉嘴聽音樂裡頭出現的人物完全沒有註明名字:彷彿你如果認不出那個高瘦可愛怪咖是Arcade FireWin ButlerWin我愛你!),那似乎只證明你的搖滾資產不夠雄厚-還是或許只是我想太多)的一段訪談。的確,在這裡Murphy的表現還是顯現出一種經過控制的直率,但也是在這段對話中,他展現出做為一個搖滾人他自己最獨一無二之處:他是如此渴望成功,如此渴望成為他心中那些酷炫的人物,如此希望被認為有深度,以致於在如此多的努力之下,他的做作真正成為他的一部份,變成了他自己的聲音,學徒終究還是卓然成家,成為了師父。

LCD 2

LCD SoundsystemJames Murphy永遠不會是David BowieNick CaveKraftwerk這樣的音樂家或樂團。他們太精心設計,太承接著前人的成就向前行(一樣忘記在哪看到,樂評聽LCD Soundsystem有點像在考搖滾音樂史:這邊有一點Kraftwerk,那邊又是Liquid Liquid!),太努力用看似不努力的方式取得成功。但當他們被視為紐約21世紀第一個10年的代表樂團之一,當電影裡James Murphy公寓裡最早的幾個鏡頭是照他的唱片牆以及書架上的Thomas Pynchon,你還是不得不佩服那為模仿過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以及讚嘆努力之下所創造的地位與成就。電影裡的一切理所當然是如此地充滿眷戀、不捨、美好的愛與回憶,但就算這一切只是呈現James Murphy希望呈現的一半,你還是會希望自己能夠走跟他一樣的路,而有朝一日能達到跟他一樣的高度。至少,往好處想,如果這個來自鄉下的小胖子能,我為什麼不能?

R.I.PLCD Soundsystem。希望你們永遠不會重組,但假如201x年的Coachella宣布你們會是第三天的Headliner,那我們就加州沙漠裡見了。

  lcd 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kdresd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