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愛電影,但我更愛Watchmen......對我而言,它是漫畫或繪本小說史上最偉大的創作。Watchmen之所以偉大,來自於它充滿各式各樣的思考與反芻,以及一個無論看再多次都會感到震撼的故事。Snyder肯定是有幾分才氣的,這點無論是他的前作活人生吃翻拍亦或300壯士都清晰可見。我只希望他能夠在未來拍片時,真正把電影當作說故事與傳達訊息的媒介,而不僅僅是漫畫迷自瀆或推廣優秀作品的舞台......"

把時鐘倒轉三年,頂上這段文字是我在看完300壯士時,寫下的期待。三年後,Watchmen以守護者的名字在台灣上映,Zack Synder也成為好萊塢炙手可熱的新銳導演之一。但,遺憾的是,即使時間往前推了三年,Snyder的問題一樣沒變:過度的形式風格化、尊重作品卻不理解作品,以及根本對敘事能力的貧乏,使得即使表面上守護者標榜"最忠於原作(我會把這頭銜給萬惡城市其實)"的繪本改編,骨子裡它卻遺憾地失去了讓原作永垂不朽的條件,成為一部落在中間、不上也不下的尷尬電影。

作為文本,為什麼我那麼喜愛Watchmen(我愛的角色看帳號是啥就知道)?簡單來說,它裡頭有無數互相交織、彼此層疊、環環相扣的故事,並從中淬鍊出歷久彌新直到今日的訊息。的確,作為一個故事的核心,Watchmen裡頭的謀殺事件其實並不深入複雜,但在這,作者Alan Moore把他典型吊書袋式的敘事手法在建立故事的深度時發揮到淋漓盡致,接近爆炸的資訊量搭配各自獨立且象徵意義明顯的角色原型,若沒有足夠耐心、一次又一次反覆閱讀以及開放且投入的思考能力,理解Watchmen會是一項接近不可能的艱鉅挑戰-但,只要你有投入,Watchmen永遠可以回饋更多更深刻的思想,甚至改變你對世界的眼光。

而這時候我們就得提到Snyder。作為一個導演,Snyder始終缺乏給予故事深度的能力。是,活人生吃新版-即使舊版的重點之一也是社會批判-是部娛樂片,300也是部娛樂片,但當導演選擇用漫畫,而非文學的角度切入Watchmen,作品內在的問題已悄悄出現。就如同前面提到的,Watchmen之所以與眾不同,在於它那層次豐富的故事,彼此之間並非以線性的方式進行,而是一片又一片的色塊,拼貼出一幅悲哀但偉大的馬賽克。在這樣的情況下,從中抽取一個明顯容易捕捉且兼顧深度的敘事自是難如登天。而守護者的編劇David Hayter與Alex Tse似乎完全沒有意識到,文學與影像間有本質上的不同(即使Watchmen是以繪本形式呈現),他們只是單純把Watchmen視為一本很的漫畫:70年代很酷、世界末日很酷、Rorschach很酷、Dr. Manhattan很酷,Nite Owl.......不太酷。於是,編劇打著忠於原作的大旗,大剌剌地把繪本內容一幕一幕拼貼到大銀幕上。扣掉一個號稱是"帶入現代思維"的新結局,守護者基本上只是跑得特別快的Watchmen原作投影片:拿掉Black Freighter的支線,這邊修掉兩句那邊拿掉一幕,剩下的部分照著原作畫面拍即可,連畫分鏡都省了。但一如打辯論比賽,你拿著一海票參考數據上台也不會讓你的內容比較有力,照本宣科的結果便是原先資訊爆炸現象更為嚴重,原作平庸的中心故事被放大呈現,接近三個小時的電影沒有高低起伏或情緒張力,宛如說著異國語言的傳教士,救贖或毀滅都已在翻譯裡失去。

而Snyder本身也是難辭其咎。對於守護者,Snyder並未讓原先混亂的敘事較為流暢,也無法讓電影的訊息顯而易見,他所作的只有讓電影更酷,靠的是在300還可自圓其說在這裡卻嚴重不恰當的慢動作鏡頭、忠於時代背景的製作與毫不保留的血腥尺度。必須承認,就最後一項條件而言,我得感謝Snyder沒有意圖要把這部電影灌水成PG-13好噱消費者荷包順便蹂躪原作,而一定程度的血腥也給了電影風格化下嚴重缺乏的寫實感,但扣掉這是一部美麗的作品,就內容物而言這依舊是一部空洞的作品。Snyder的尊重原作讓作品訊息雖然隱晦不明但依舊流洩而出,只是做為導演,他的不干預政策還是傷害了電影。

演員部分,遺憾多數被他們的奇裝異服掩蓋過去,變成僅是漫畫角色的複製,缺乏真正的深度或層次。演員群中,表現最好的無疑是Patrick Wilson的Nite Owl和Jeffrey Dean Morgan的The Comedian。前者受益於角色與演員特質的相似與起幅最大的故事,後者有著全片最層次的角色。就其他演員來說,Jackie Earle Haley的Rorschach,儘管我深愛這角色,但在這裡他從未能真正展現Rorschach的不可捉摸或偏執,故事的核心-Rorschach的成長-也是電影最草率的地方,可惜了Heley這種等級的演員。Billy Crudup的Dr. Manhattan雖然出場時間吃重,但Crudup從不會被認為是個演技出色的演員,這裡他也沒有展現太多的進步,其他如Matthew Goode的Ozymandias、Malin Akerman的Silk Spectre II或Carla Gugino的Sally Jupiter都沒留下太深刻的印象。

製作而言,守護者起伏不定。Dr. Manhattan的誕生算得上是史詩格局,但其他諸如Veidt的極地建築或城市本身都有種明顯的特效合成感。服裝算是電影相當亮眼的一環,多半能把平面的繪本在銀幕上賦予全新的生命。音樂則是一如Tyler Bates一直以來的貧乏,既成音樂也沒什麼可提之處-片頭Bob Dylan的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 用得不錯就是。

重點在於,守護者作為一部電影立意雖好,卻基本上失去了作品的原意。當Alan Moore在20年前創造Watchmen時,他所看見的世界其實與我們現在的沒有太多不同,但他選擇用讓時間靜止的方式畫出他所看見人類的永恆,作品本身的訊息,即使經過無數的後來者討論或延伸,依然是光亮如新。伴隨Frank Miller的The Dark Knight Returns,Moore不僅改變了超級英雄的傳統,他更把超級英雄這個媒介推向更具有時代與文學意義的顛峰。而諷刺的是,當Moore當年選擇用平常的素材說出彌足珍貴的訊息,這珍貴訊息在電影創作者無法理解下卻顯得如此平庸-又是一部黑暗的超級英雄電影,簡直像Nolan的蝙蝠俠不存在似的。守護者的訊息雖然還是傳達了,但它所創造的是一跛一跛爬到終點,而非光輝燦爛的時代意義:素材如Watchmen理應得到的。

在寫這篇文章時,我一直想到拍出夜魔俠與惡靈戰警的Mark Steven Johnson。Johnson眾所皆知是漫畫迷,他也不停在電影裡以重新創造漫畫經典段落的方式向他喜愛的作品致敬。但作為一個導演,Johnson的無能在他的敘事與製作卻也是顯而易見。Snyder比起Johnson自然是優秀許多,但他依舊無法在形式與內涵間抓到平衡,也造就出守護者這樣一部偉大的失敗作品。或許它勉強傳達了原作的訊息,但當你聽見有人說Watchmen很酷時,你就已經知道,這肯定不是能夠與原作各有擅場的改編作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kdresd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