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現代,想像力的貧乏不是罪孽-特別是你在好萊塢。只要導演好、題材好、夠緊張刺激,那不會有人在乎你的電影是不是公式化,算不算抄襲。不幸的是,當想像力貧乏結合了拍攝上的無能,結果好的時候是看過即忘,壞的時候便是不忍卒賭。決戰21點或許不到無藥可救,但相較於看過即忘的最低標準,這部電影仍有一段距離。

決戰21點最大的敗筆,在於編劇Peter Steinfeld與Allan Loeb對題材本身的切入角度。數學天才藉由算牌獲得大把利潤這個主題本身有著相當大的潛力可以處理得不落俗套-至少它的成功之處與作法仍具一定吸引力。結果呢?我們得到是又一部象牙塔乖學生在紙醉金迷中失去自我最後得到救贖的故事,還是個灌了水又毫不流暢的版本。故事本身開頭便已經把理性拋在腦後,中段算是勉強可看,只可惜緊接著毫無張力的結尾,從頭到尾皆是缺乏邏輯的一攤死水,這要叫人如何專心投入?

而Steinfeld與Loeb也尊崇前輩慣例,完全沒有任何刻畫角色的企圖。所以我們有Jim Sturgess阿宅出頭天的男主角、Kate Bosworth年輕誘人卻死心塌地妻以夫為貴的女主角、Aaron Yoo與Liza Lapira負責搞笑的伙伴、Jacob Pitts嫉妒男主角的小神童、Kevin Spacey陰險但以MIT數學教授來說驚人愚蠢的"良師益友",甚至丟進Laurence Fishburne有事沒事感嘆兩句的反派以及Josh Gad和Sam Golzari一點都不好笑的搞笑朋友,簡直就是無腦編劇的創作示範帶,只差沒有主角母親憂心忡忡的勸阻或來段最後高潮的飛車追逐戲。

但說實在話,我還真希望有飛車追逐戲。

就像一開始提及的,想像力的貧乏不是罪孽-只要你拍的夠好、節奏夠精確,剪接夠犀利,那刺激感仍能彌補創意的不足。不幸的是,演員表現如溫莎夫人蠟像館不說,導演Robert Luketic明顯缺乏拍驚悚片或稍嫌嚴肅的劇情片的能力。電影步調緩慢、片長過長、加上場景單調,特效平庸,簡直是考驗觀眾的耐心。到最後總是該義務性拍一下的追逐戲更是一點都沒有追逐感:比較像小女生跳房子,而不是賭場裡生死交關的遊走法律邊緣。電影積壓過久的煩悶,到最後在極度反高潮的結尾結束,不免讓人心碎。不過,找了一個專拍無腦喜劇的導演來拍無腦劇情片(別懷疑,上面這兩個互斥名詞在好萊塢真的不是那麼互斥),Luketic該負的責任或許也只能說聲無奈。

不過,當電影的場景初移到Las Vegas時,那份視覺上的華麗還是讓人有著那麼幾分鐘的興奮。在主角剛開始踏入賭徒生涯時,電影也達到了製作的高峰:舉凡場景、服裝、攝影甚至剪接,比起其他部分皆有明顯突出的水準。在這短短的大約20分鐘,決戰21點的確勉強值得一看:不為了深度或刺激,而是單純華麗賭城的繽紛質感。

只可惜,繽紛質感的存在,就如同賭博賺來的錢財一樣短暫。扣掉這短短醒著的20分鐘,其他時候決戰21點都像是巷口的自助餐:不可口、不多元、不衛生,只是靠著"在那"這項優勢逼著消費者接受味如嚼蠟。當然,有太多電影表現比這更差,但當這部稍微還有些成功的希望時,毫無驚喜所得到的失望自然相對更大。








誰推薦這篇文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kdresd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