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skdresden/4a3b6463a37b4.jpg)
許多時候,你可以在一個藝術家的早期作品上,看見他未來的雛形。這些尚未經過時間琢磨的創作或許沒有後期來得精緻或細膩,確有著日後很難再重現的個人風格。Charlie Kaufman的劇本是一例、Harry Joe Osment的演出是一例,而當於導演Bill Condon日後題材同樣有趣處理手法也更加老練的金賽性學教室相比,眾神與野獸沒有後者那份整體較圓潤流暢的風格,電影本身也不算是Gordon的青澀之作(雖然這的確可以稱得上是他創作生涯的轉捩點),但在這裡頭卻充滿更強烈也更直接的情緒感染力。角色本身的刻畫雖比起前者較不清晰,但透過Ian McKellen的表現,為電影本身留下遠超越前者的震撼與感動。
而如果眾神與野獸有為Condon帶來任何成就,他的劇本絕對是毫無疑問的助力。在這裡頭,James Whale有著各種不同面向:他可以帶點小聰明,他可以好色縱慾,他可以溫和善良,他可以狡詐且具侵略性。Whale最大的特色在於,不管多麼驚世駭俗,他始終是個有血有肉的凡人,充滿了身為人所帶來的缺點,以及那份使之不平凡的獨特魅力。Condon既沒有光榮化或美化Whale的成就,也沒有以一種獵奇的眼光去描繪角色,只是自然且毫無保留的展現Whale各種人格特質。這是一部以角色為核心的劇情電影,而Condon創造了一個足以牢牢抓緊觀眾注意力的角色。
導演上,Condon的表現也頗不俗。雖然是小成本獨立製片,整部電影仍顯得精緻有格調。當然,這有部分要歸功於Stephen M. Katz風格化卻與電影時空背景顯得十分搭調的攝影,但Gordon對畫面的掌握仍有其水準。電影本身雖然以對角色為主,但扣掉後半段某場稍嫌多餘的宴會,電影本身步調始終相當平穩,也讓觀眾更容易融入電影的氣氛。
另外,Condon也巧妙的運用了Whale早期拍攝電影的段落與情境對白。電影中許多讓人在看完後仍揮之不去的段落多半都與科學怪人或科學怪人的新娘有關,而就是透過這種與現實生活Whale的對比,建立了Whale這角色多一層次的深度,也將Whale的創作與作者本身生命作出連結。兩種管道互相加強下,即使觀眾沒有看過Whale的這些早期經典電影,仍可以從簡單的片段中找出電影與Whale彼此關連的端倪,並透過科學怪人這個意象去對Whale作出憐憫。因為這部電影拿到的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Condon是當之無愧。
但比他更應該得獎的,是Ian McKellen。就像頂上所提及的,Whale是個相當複雜且深沈的角色。但McKellen不僅為Whale的各種人格與情緒轉折作出天衣無縫的連結,本身更強化了Whale散發的氣質特性。不管與演員本身性向是否有關,在這裡頭Whale的表現雖然大膽且開放,觀眾卻從不會對其性向有所質疑,那份對肉慾的渴求以及對生命本身的憎惡與不捨也透過McKellen的肢體語言傳達的恰到好處,即使一個眼神都可以充滿威脅性與誘惑,甚至很難想像會與這樣角色同時產生的憐憫。甚至在某些Gordon處理不甚理想的段落,他仍可以靠本身演技讓電影始終不至於失去可信度,說他一個人便成就了整部電影也不為過。
另外兩個配角就相對沒有特別突出。Lynn Redgrave把忠心耿耿的女管家Hanna那份對Whale夾雜敬愛與些許厭惡的情感作出平衡,讓角色既不會成為單純提供笑料的沙包,也讓整部電影氣氛緩和下來,多了份舒適感。但礙於戲份與發揮空間實在不大,除了電影本身外較難產生太大印象;Clayton Boone肯定是Brendan Fraser從影以來最好的一次演出,但很遺憾,以一個演過碰碰猴的演員來說(我無意貶低碰碰猴,好歹個人很愛的Thomas Hayden Church也有在裡頭),這實在不算太大的讚美。嚴格來說,在這裡他的表現算得上中規中矩,最後面對他的要求也都有達到,但在McKellen旁邊,兩人的落差顯而易見。
最後要提的是配樂家Carter Burwell。在這部電影的原聲帶裡,有篇Condon對Burwell接近崇拜的讚賞,而Burwell的配樂也的確就如裡頭所說的:精確捕捉了Whale一生的複雜與神秘。音樂本身就如手套般緊緊包住電影,每一幕在有了音樂後顯得更加深沈優美,音樂也完全貼近電影的情緒,讓人完全無法想像用其他音樂電影的樣貌。以電影配樂的要求來說,這樣的成就很難更高。
只是,這部電影終究是Whale的獨角戲。出於Fraser不甚突出的演技也罷,Condon的重心放置也罷,有關Boone遠不及Whale部分的深度或情緒張力,這也讓最後的結局雖然些許感人(我是指電影最後一幕),卻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且不必要。另外,Condon對Whale的刻畫雖然豐富,卻感覺野心太大,造成片段間的效果不甚一致,有些段落明顯不如其他部分來得有張力,整個Whale對過去的回憶也不如McKellen口述來得有效。這使得Whale雖然能夠擁有多元且複雜的個性,但觀眾終究無法徹底深入角色的核心與過去。這大概是Condon對Whale這角色的刻畫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
但就像頂上說的,只要有McKellen,這部電影便已值回票價。當把眾神與野獸與記憶中的金賽性學教室作比較,那份角色所帶來的衝擊讓前者雖然相比下較為艱澀且小眾,卻提供了更多更深入的思考與認同,也再一次證明了McKellen的演技實力之深刻,詮釋之細膩,可以讓扛起一整部電影顯得輕而易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