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前從前,在一個叫做好萊塢的國度,住了一位名叫Ridley Scott的導演。Scott是個很有自己想法的人。有時,他的想法可以創造出異形或銀翼殺手這類永垂不朽的經典,有時.....恩,他會拍出魔鬼女大兵這種以另一種方式永垂不朽的片子。但不管怎樣,他仍然是個備受尊崇的導演,也有著自己的影迷群。
咳咳咳.....回到正題。
為什麼要說頂上這一堆有的沒的呢?因為很遺憾,在2個半小時的片長中,有大概2個小時左右王者天下都是部爛片。它比這幾年絕大多數的史詩電影都好,但卻也沒有好上多少。就某些方面來說,王者天下跟先前的亞歷山大帝(不得不說一句,這種白癡片名到底誰想的)很像。它們都試圖要去討論段有許多詮釋方向的歷史,它們的導演也都是"時靈時不靈"型,只不過在取向上,兩者剛好在天平上相對。亞歷山大是導演說了一堆,但只是把問題複雜化,並加入了太多的個人色彩;王者天下則是過度把問題簡單化,把一段有非常多因素參在其中的歷史,變成好萊塢炫耀俊男美女和嶄新特效的娛樂片。
這部電影最大的問題有三個:一個是角色本身的刻劃,一個是剪接的嚴重瑕疵,一個是故事本身的天真。角色基本上90%都跟好自在衛生棉一樣薄,主角我想把Bruce Willis在終極警探裡的畫面剪下來,用合成技術修補一下,應該沒人分的出來跟原角色有什麼不一樣。Eva Green的Sibylla完全被剪接毀掉,成為一個"脆弱無助的淫蕩家庭主婦"。至於個人很喜歡的Brendon Gleeson,我想還是別提的好。剪接上,原本的片長被硬生生從4個小時變成2個半(好在現在有dvd這種東西,不然又要像Segio Leone一樣等上1x年才能平反),而電影也很明顯展示出這一點。橋段間的連結破碎混亂,每個人分到的出現時間少的可憐。最後也是最嚴重的,劇本的過度簡單化。我承認這是好萊塢既有的通病,但在這樣主題嚴肅的電影裡,放入善與惡這麼極端對立的角色,把複雜歷史做這樣的浪漫化,實在不是件很好消化的事。
優點其實也不算少,但那較像是亡羊補牢,整體上終究沒有多大功效。Jeremy Irons應該是唯一一個戲份稍重又感覺有在演戲的。所有Edward Norton在的畫面電影都自動升級,看他教Orlando Bloom怎麼演戲實在是件很愉快的事。製作上,即使在特效發展已經到一個新的里程碑的今天,這部片子的視覺仍然完美無暇。而攝影、取景、服裝、音樂等技術層面的東西,都具有一定的水平。
其實如果只看頂上這些東西,這頂多被當作一部看了就忘的普通暑假娛樂片,沒有太多需要討論的必要。讓我失望的,還是Ridley Scott本身的退步。曾經,我們有過那們一位堅持己見,有想法有主觀的導演。的確他的片子穩定度不是很高,但至少在製作上都具有很高的品質,也都至少有說出那麼些一家之言。現在呢?製作上的高品質還是在,但從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個人是覺得從魔鬼女大兵後),Scott成為另一個成為好萊塢寵物的"曾經是"好導演。電影的故事一部比一部糟,個人色彩也越來越淡,成為了拍片的工具。當導演說不出話,只能娛樂大眾時,看看銀翼殺手,再看看王者天下,中間的差距只能讓人感到心酸。
我還算喜歡這部片子,但我卻也感到很深的遺憾。這是不錯的娛樂,但做為一部Ridley Scott的作品,我會期望更多。現在只能期待4小時的導演版dvd,看看究竟是導演真的退步了,還是好萊塢商業機器又毀掉一部好片。我希望是後者,這樣至少在未來,還有些可以期待的。